原创|没有规矩的家庭,比贫穷更可怕(有道理)

古人云:“不以规矩,不成方圆。”人活在世上,规矩是不可或缺的准则。有了规矩,行事才不会偏离正道,不会冒犯他人,言行也能保持得体。

规矩究竟是什么呢?在家中,守规矩是教育的根基;在外界,守规矩是对他人的尊重。心中装有规矩,不越界,才能避免做错事而追悔莫及。人若守规矩,事业便会蒸蒸日上;家若守规矩,便会日渐兴旺。

1、爱孩子但不能过度,“溺爱”是坏了规矩

惯子如杀子,过度骄纵孩子绝非好事,溺爱更是让孩子走上歧途。有些孩子因父母溺爱,在外骄纵无礼,轻则遭人非议,发展受限;重则得罪他人,遭受教训。

在溺爱中成长的孩子,如同被过度浇水的小树,看似枝繁叶茂,实则根系脆弱。他们习惯了要什么有什么,做错事也有人兜底,从而变得以自我为中心,缺乏责任感和同理心。这无疑会抹杀孩子成长的机会,在该磨练的年纪没有锻炼自己,在该拼搏的时候经不起风雨。

2、父母不给孩子立规矩,社会定会给他长教训

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,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。若在家庭这个最安全的环境中,孩子都无法养成好的行为习惯,那么步入社会后,没规矩的人可想而知,定难以经受生活的风雨和困难的考验。

父母应学会给孩子立规矩。孩子可以不够优秀,但人品不能歪;成绩可以平平,但人品不能差。父母要以身作则,从小教育孩子守规矩,不纵容坏习惯。养成好习惯,为人懂规矩,这样将来步入社会,才不会破坏社会的规矩,才能拥有更好的前程。

3、规矩,才是一个家庭最好的家风

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?不是金山银山,不是房子票子,而是代代相传的好家风。规矩,正是好家风的载体。吃饭时长辈先动筷,是对尊敬的传承;借东西及时还,是对诚信的坚守;犯错勇于承认,是对责任的担当。

让孩子从小勤奋上进,不懒惰才能有成绩;教孩子学会与人为善,有和气才能有财气。为人礼貌有分寸,循规蹈矩不逾越。唯有如此,才能塑造好的家风,我们的孩子才会有好的言行。脉脉相传的规矩,会惠及整个家庭。

守规矩,并非不懂变通,而是为人的修养;有规矩,并非为人刻板,而是做事的根基。有规矩的家庭,教育出守规矩的儿女,规矩得以传承,家庭才能代代兴盛。授之以鱼,不如授之以渔,一套受益终身的规矩,是父母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。它不仅能让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少走弯路,更能为家庭带来长久的繁荣与和谐。

发布于:江苏